悠然笔迹>仙侠小说>混迹官场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四个意外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台湾《国家安全法》施行,同日台湾与澎湖地区正式解除了为期三十八年的戒严。.金门与马祖则在数年后解除战地政务。蒋总统“法统在法不在人”的决定,确立了台湾民主改革不可逆转的方向。

    十月七日,蒋总统接见美鬼《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正式告知对方,“中华民国将解除戒严,开放组党。”史称“解除党啊禁”。

    和党啊禁一并解除的是报禁。政fu从此不再对新闻媒体进行压制或扶植。新闻媒体蓬勃发展起来,透过事业资本与市场的互动,容纳了更广大的社会光谱。

    是年底,由美返台的资深报人黄大成,创办了《葡萄日报》。

    《葡萄日报》草创,百废待兴。黄大成忙得不可开交,偶然走进一间大肠面线店宵夜。

    正是这个偶然,使得黄善己的人生完全改观。

    许是同根同宗之渊源,亦或是大肠面线之同好,甚至就是瞧着两颗板牙顺眼吧,黄大成请黄善己吃了一碗大肠面线,并雇佣了黄善己进报社打杂。

    是时也,黄善己三十而立,一事无成。

    往事不堪回首。黄善己五岁丧父,六岁随母改嫁,好歹能吃上一碗冷饭。天生两颗大板牙,一脸的猥琐,一身的穷酸,黄善己在国小时就受惯了各种白眼。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十二岁母死,黄善己流落到士林市场,有一天没一天地混日子。

    这些年,黄善己卖过报纸,当过学徒,扛过大包,摆过小摊。活着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吃饱饭很难。

    好在报纸卖不掉,还可以自己看,黄善己博览群报,黄大成倒是不清楚。

    不清楚也没关系。令黄大成诧异的是,没有多少文化的黄善己,居然能写文章的,而且文笔甚是辛辣酣畅!

    报禁解除后,按照消费者取向的市场法则,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造就了大量五光十色的名人八卦、商品消费讯息等内容,显示出了“去政治性”的倾向。

    但每逢选举、两岸互动等重大政治事件,新闻媒体又各自选边,并以“蓝媒”、“绿媒”、“统媒”相互指称,彼此间壁垒分明。简单的媚俗、哗众取宠或者市场导向,并不能适切解释其立场……

    一九九三年,出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大事。

    国民党籍宜兰县长候选人张军堂被指控伪造外国博士学历。《葡萄日报》副刊“给我报报”专栏,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山鸡”的文章。文章言之凿凿,声称张军堂的博士学位确实是真的,因其在美国的指导教授威廉霍华来信,证实张确实系其弟子,且张之博士论文题为《犀牛皮移植到我脸上法律效力之研究》。

    这个明显是讽刺搞笑的文章,竟然让国民党县党部主委杨吉雄大为欣喜,公开宣称《葡萄日报》证实了张军堂的国外学历。

    成就台湾选举史上的最大笑话,“给我报报”战果辉煌。品貌不堪恭维的黄善己,一战成名。“山鸡”自此在台湾媒体之林中立足。

    黄善己长期在社会底层挣扎,遍尝人世艰辛,心中难免有戾气。三教九流认识得不少,坊间掌故也知道得多。

    成名之后,黄善己的笔锋直指官居高位者或者富甲一方者。拥有各种资源,必有其原罪,这是黄善己的逻辑。

    黄善己执笔为升斗小民代言,笔锋尖锐深刻,多有为一睹“给我报报”而购买《葡萄日报》者。其它报纸纷纷效仿,但实际效果远不如“给我报报”。也有其它报纸高新挖角,但黄善己感黄大成当年一饭之恩,决不肯离开。

    黄大成当然也是投桃报李,黄善己升职为副主编,专职经营副刊,其如椽巨笔也一直没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