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仙侠小说>混迹官场 > 第157章 千年银杏
    第157章千年银杏

    “于爷!”

    麻杆满脸堆笑地站了出来,虽然还是很瘦,但气色不错。

    前两天,马奋花了十五万块钱把隔壁院子买了过来,拆了隔墙,铲掉了猪圈鸡埘,原地种了些花草。略微收拾一下,半亩多地的大院子就很像样子了。于根顺进来时,马奋和麻杆正在清理一个菜畦,准备种点小油菜。

    新院子里有一棵成人合抱的银杏树,枝繁叶茂。马奋亲手雕制的古拙茶墩挪到了树阴下,上面摆着黑檀茶盘和紫砂茶具,周围四个半躺的竹椅。于根顺向麻杆点头笑了笑,自行坐在竹椅上品茶。

    藏马山人称银杏树为白果树,此树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有人名之为“公孙树”,是个“公种而孙得食”的意思。银杏树龄极长,生长缓慢,但无虫无病,无灾无秽,最适合庭院种植。看这树的腰径,可能已有近千年轮。

    马奋掏出的十五万块当中,倒是有十万块买了这棵树。

    一年多前,马奋买老院子时拍出了两万,已经是很厚道的价格了。最近藏马镇的院子价格疯涨,临正街的已经涨到了四万。马奋这两个院子并不在正街上,价格也超过了三万。都算是翻倍了。

    此时沧海市非海景房价格不过千余每坪,平阳县商品房不过五百每坪。这一棵树能在城里换个大房子,也算是“公种而孙得食”了。

    而藏马镇房价疯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游客疯狂涌入。而游客来藏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先后在沧海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风光片《飞越藏马山》。

    说起来《飞越藏马山》的拍摄,还是因了平阳县委县政府门前的群众聚集事件。而来自台湾《中国时报》、香港《大公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三位名记,在赞美沧海投资环境之余,也捎带提了一下藏马山的原始之美,以照片为证。

    这也算是于根顺这只彪悍的蝴蝶,扇动了小小的翅膀吧……“老钟,你修车的手艺还在吗?”

    过了一会儿,马奋和麻杆忙活完了,在压水井那里擦了擦,一起过来喝茶。

    听到于根顺叫他“老钟”,麻杆明显的一怔,这个称呼却是很久没有人叫了。麻杆叫钟家贵,于根顺从文强那里打听到的。

    “在的!于爷您有车要修吗?”钟家贵感激地回答时,甚至眼圈都有些红了。虽然答应“麻杆”已经习惯,但谁愿意没名没姓的呢?更何况这还是于爷叫出来的,一句“老钟”何其荣幸。

    “教开车有没有问题?”于根顺笑眯眯地继续问道。

    “没问题!”钟家贵毫不犹豫地回答,脸上是少有的自豪。这个学啥成啥的精明汉子,虽然已被多舛的命运折磨得没了火气,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四十出头,谁愿意就这样把一生混完?虽然钟家贵还是不明所以,但他知道于爷肯定不是和他闲聊。

    马奋老神在在地品着藏马山新茶,他对于根顺的支持几乎没有原则。而这个师侄也不曾让师叔失望,至少那份新奇乃至冒险,是深得朕意的。

    藏马山茶名不见经传,不过是野生茶种,农家土法炮制,但茶色黄亮,茶汤清澈,别有一番醇厚和清香。总之对马奋来说,家乡是好的,家乡的一切都是好的。

    “这样,从明天起,你帮我教三十到四十个学生开车。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一个月的时间能上路吗?要开大解放那种车。”

    “开车也不需要多高文化,只要不是太笨,多练习练习,都应该能成手的。”钟家贵似乎很有信心,佝偻的背也挺直了些。

    “好!练习的车有三辆,一辆皮卡,一辆吉普,还有一辆大解放。不过吉普趴窝了,你得先修一修。这个月你就干这个。下个月挑个地方,开个修车店。开店的前期投资,就当是这一个月的教练费好了。”三辆教练车都是借的,还是一辆军牌,一辆警牌,这个草台驾校也算是牛叉了。

    “谢谢于爷!谢谢于爷!”钟家贵大喜过望,完后又迟疑了一下,“镇上好像没多少车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