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笑,坐在脚踏上给太妃按腿脚松筋骨:“娘娘累着了?”

    太妃唔了一声:“人懒惰,愈发不爱见人了,这么宽宽松松躺着多好。”

    “您身子还未大好,可不兴这么躺着。”知意循循善诱:“这几日若是日头好,我陪您上御花园走一走,晒晒太阳。”

    太妃叹了一声:“这后宫的确是该有个理事的了。”

    知意手上一顿,抬眸看着太妃:“您的意思是要立后了吗?”

    “明年皇上就该亲政了,中宫迟迟没有皇后总不行。”

    皇帝登基六年,岁数渐长,后宫却还空无一人,太妃虽不说,心里到底还是记挂着的,只是立后非小事,她做不得主,只有旁敲侧击提上几句。

    “我方才回来,遇见彤史了,等勤政殿安排了人,皇上回来也算有些慰藉了。”

    只是非太妃和知意所料,当日彤史前去勤政殿觐见,翌日就安排了四个年轻的宫女,眉清目秀,个个柳条似的身姿,清一色的美人胚子。

    前朝后宫都以为皇帝能开个好头,毕竟少年血气方刚,经不住这样明晃晃的吸引,然而一夜过去,勤政殿安静的得不了,到卯时皇帝起身上朝,都未唤过一人伺候。

    当然这就免不得让时时关注后宫动静的官员一头雾水,众人皆知这几个宫女只是铺垫,过了年皇帝就该亲政了,在此之前中宫之位必然会定下的。

    只是皇帝这个时候怎么偏偏没动静呢?

    等下了朝进书房,御史难免不得委婉的提上几句,宝座上的人脸颊微红,目光显得很是无辜,当着这么多人有些不好意思,赧然道:“朕想着先处处,待有几分熟悉了……”

    “皇上多虑了!”一旁太傅张梁打断他:“不过是几个侍寝的宫女,皇上何故上心,将来和您琴瑟和鸣的,应当是未来的皇后娘娘。”

    皇帝静默了须臾,面上露出羞愧之色:“老师说的是,朕只是想着江山社稷为重,立后可以暂缓……”

    张梁躬身拱手,扬声道:“皇上年纪不小了,开枝散叶是为重任,我大楚方能世代传承,永垂不朽!”

    南胤脸上的红晕褪去,显得有几分青白:“好。”

    南胤妥协,张梁立马松了一口气:“那臣与南大人、杜大人商论,让礼部开始操持,不日挑出各世家贵女,请皇上和太后娘娘过目。”

    南惊玉、杜雍同为三大辅政大臣,深受先帝器重,先帝病重时将年幼的太子交托太傅张梁之手,令其辅佐幼帝,至亲政之时。

    帝王通常十六岁大婚,中宫有了皇后,才能亲政,一统江山。

    南胤欣然一笑,俊美的面庞在暗光里清晰起来:“有老师在,朕很放心。”

    如此,立后一事,才如风一般穿透在朝堂上下。

    初冬时节,入目皆是霜寒,花木多凋零,唯有园中簇簇斑斓晚菊傲然挺立,绚烂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