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历史小说>艳隋 > 757 何为忠义
    他冷笑连连:“哼,看来朕真的是心太软了,屡屡被你们当成小孩子,让你们看了笑话,罗士信,你这个禁卫军统领也别当了,去守城门吧!”

    ……

    罗士信与暗卫大将军互相勾结,欺君瞒上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不少大臣联名弹劾罗士信,皇泰主下旨将罗士信降职调往南宫门,连皇甫无逸也都无端受到了牵连,被连降两级,由卢楚和段达新任皇宫侍卫总管。

    走马上任当天,正在当值的卢楚收到一封信笺,拆开一看,是他多年的好友皇甫无逸让人送来的,信中约他到城南的一家酒楼一叙。

    他交代了一下手下,独自一人骑了马,出了宫门,径直赶往城南。

    找到约定的酒楼,皇甫无逸亲自迎了出来,请他上楼,楼上的桌上已摆满酒菜,两人坐下闲话家常了一会,皇甫无逸频频敬酒,卢楚以正在当值为由婉拒。

    “皇甫兄兄有话不妨直说。”

    皇甫无逸放下酒杯,不再东拉西扯,沉默了片刻,叹一口气:“卢兄,几天过去了,王世充依旧没死,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是装病还是真病,不过我听说,这些日子,各府卫军将军暗中出入郑王府,而且城外府卫军调动频繁,不少兵员明目张胆地违反律法,出入洛阳城,我由此猜测王世充并没有死,而且准备对皇泰主动手了。”

    卢楚颇不以为然地一笑:“朝中百官亲眼目睹皇上赐酒与元文都和王世充,元文都没事,唯独王世充出事,就算王世充猜到是皇上下的毒,又能怎么样,他也怪不到皇上的头上,他若敢以此兴兵作乱,轻举妄动,就是谋逆犯上,是找死!”

    皇甫无逸叹了一口气:“不管如何,皇泰主与王世充已势成水火,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洛阳这半年来发生的事,让我感触良多,甄将军被撤职,罗士信又受牵连,皇泰主年纪尚轻,心高气傲,一心想要做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却过于急躁,是非不辨,不停劝谏,身边又只有元文都,段达这样的草包。”

    卢楚眉头一皱,默然不语。

    皇甫无逸没有留意到卢楚的神色,继续说着:“依我看,洛阳不久将会与一场大变,到时这里将成为是非之地,不管谁胜谁负,都将面临胜利一方的血洗,皇泰主年纪轻轻,尚无历练,再加上命运多舛,生性多疑,连暗卫大将军都难逃被贬为庶民的命运,一旦被他完全掌权,为他打拼的功臣未必能有好的结局……”

    他顿了一顿,“更何况,面对王世充,皇泰主未必有胜算,王世充这人,曾经也算是名勇将,如今懈怠了多年,成了脑满肠肥的酒囊饭袋,本不足为虑,但他在洛阳却是经营多年,树大根深,想要撼动他,凭皇泰主现在的实力和才智,无非是痴人说梦,以王世充的为人,到时候凡是跟他作对的人,都难免被抄家灭族的命运。”

    卢楚默默地端起酒杯,独自闷了一口酒,神情凝重。

    皇甫无逸见他动容,为他再斟上一杯,“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乱邦不入,危邦不居,以卢兄的才能和志向,本应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丰功伟业,哪能将自己的子弟亲族耗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内斗上面,更何况为的是一个不见光明的前途……”

    卢楚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问:“皇甫兄的意思是?”

    皇甫无逸四周看了一看,凑近前来,在他耳边轻声道:“这次找兄弟你来,其实是想跟卢兄你共谋一条出路,带着家人离开洛阳,好过在置身在这即将变得凶险的火炉里,拼那一线渺茫的生机,我们这一生打拼,征战沙场,与人勾心斗角,不就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连家人的安危都无法保障,我们这拼死拼活又是为了什么呢?”

    卢楚问:“兄弟想要投靠哪方?”

    “长安李家,暗卫大将军一直在游说皇泰主向长安称臣,我想应该是有他的道理,我倒是愿意相信暗卫大将军的眼光。”

    卢楚又闷了一口酒,眼睛盯着皇甫无逸:“在皇甫兄的心里,忠义二字是何解?”

    皇甫无逸正色道:“忠是对自己家庭的忠诚,义是对朋友兄弟的道义,这也是我今天找你来的目的。”

    卢楚举起酒杯:“在卢某的心中,忠是对自己所效忠的君王,义是对洛阳百姓的道义,道不同不相为谋,卢某尊重皇甫兄的选择,在此祝皇甫兄一路顺风,下次相见之时,我们也许就是敌人了,皇甫兄不必手下留情。”

    说完,一仰而尽,转身大步朝门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