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里约得利先生是一位农业专家,他致力于种植出牛奶内芯的小麦、酒浆内芯的小麦、糖心的玉米等。最近他在研究一种内芯是黄油颗粒的小麦,这样收获并碾碎小麦粉后,就能直接得到搅拌均匀的面团,是牛奶内芯小麦的进化产品。

    他到Z3来就是为了寻找一块适合培养作物的试验田,可惜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人们连地都不爱种。

    不过这不妨碍戴里约得利先生充满学术趣味的给井一一介绍他的牛奶麦、酒浆麦和糖心玉米。

    井一一真心觉得不错:牛奶麦可以直接加工成面包,酒浆麦也能直接酿酒,岂不是光种地就能省下多余的加工步骤。

    但是井一一真心不想在领地种这种东西:基因不稳定,也不知道未来异变方向,还可能污染土质。

    她把话题调回刚才:“您是说梯田?那确实是一段□□一样的山地。”

    戴里约得利笑笑:“我给你的资料上有,那是很久以前在起源星上的人们发明的一种耕作方式,为了利用相对肥沃的山地,他们沿着地势走向修筑阶梯,挖置稻田,在梯田上播种水稻。”

    井一一顺着他的话在资料里检索梯田,上面是这么说的:“梯田是上古时期一种依山构坝,保持水土的耕作手段。在精耕细作的上古时期,人们耗费大量人力在丘陵地区开建梯田,使在丘陵地区种植水稻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井一一有点心动:地势符合,构筑梯田还能减缓阶梯上肥沃土地流失的速度,种植水稻刚好。原本井一一领地里可是没合适地方种水稻的!

    不过这样也有弊端:开垦梯田的工作量不小,而且需要的耕作精度也很高。

    戴里约得利跟她告别:“这部分资料希望你用得上,剩余的报酬通过人才市场发给我就行。一次愉快的雇佣就到这里结束了。现在像你这样认真考虑耕种技术并且愿意克服困难学习的人也不多了,相信你的收成会给你的努力一个完美的答案。”

    井一一陷入了学习中。

    之前说过,她的学习速度很慢很慢很慢,所以当后稷已经完成了对文档的并分析出了适配领地环境的三种方案时,井一一还在读。

    她读的很入迷,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人们烧土做碗,煮茶烹黍的时候,他们还有力量在丘陵上、在山间用各种方式开辟出适合耕种的土地。

    没有水,就建渠。蒸发快,就挖井。地势高,就用水车。地势洼,就开沟排水。

    在那些艰难的时代,没有机械的辅助,人们用双手与环境对抗,在每一寸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播种下粮食,延续人类文明。

    井一一有点羞愧,她自以为的精耕细作,也不过是在一片适合耕作的土地上,铺好现代科技,偶尔开着机械去地里看看,套种个马铃薯都觉得自己提高了产量无比光荣了。

    不过也是,智元联合体内星球无数,耕地广阔,现代科技提高耕种效率也提高了产量,人们也不必再和艰难的环境斗智斗勇了,这块地不好,就去别地种嘛!

    在新都的时间有限,井一一看完了后稷划的重点,决定先把需要的物资采购回来。她去飞船上买了十个农业机器人。和工程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不同,农业机器人是专门为农业劳动而生的。

    它们有一些特别的功能:比如监测病虫害,除杂草,播种。

    除杂草的活要是让工程机器人干,它会把粮食作物一起推了。要是让家务机器人干,你得先把杂草录入它数据库,然后下达指令:采摘杂草。家务机器人还会贴心的帮你把杂草根留在土里。

    然后井一一买了一条人工步道,这种步道是为了在野外环境,尤其是难于行走的山间,人为的搭建一条钢梯,帮助人越过地形崎岖的部分。井一一买了两条300米的步道,花了20万。

    上飞船购物这么一圈,40万就没了,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