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历史小说>红楼之品牌大佬贾瑛 > 模拟考和贾珠会试登第 会试倒计时、殿试倒计时,模拟考走起!
    会试备考生贾珠先找先生甄信厚要历届会试高分文章,甄信厚听了也觉得此法甚好,他给了几十篇自己收藏的历届会试好文章。

    贾珠再找自己父亲贾政,现在贾政和天下所有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只要是孩子学业上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之前府里养的清客走得只剩下詹光、程日兴两位还会偶尔聚聚,贾政除做好礼部的工作外,平时有空就和新的小伙伴甄士隐、甄信厚一起吟诗论画,多了关心贾珠学业的时间。

    可贾政在自己书房翻了个遍只找出不到十篇会试文章,只能找隔壁贾敬和礼部交好的同僚救急,把各家给的凑了几十篇才觉得不失自己为人父的威望。

    先生甄信厚和甄士隐也写信发送同窗好友们帮忙收集,又得到几十篇。如此下来贾珠手里剔除重复的,总共得了近百篇历届会试高分文章。

    贾珠汇总整理后以这些会试好文章作为教材,在先生甄信厚的指导下逐字逐句地分析研究,再把总结出的写作技巧融入到自己的文章里面。几个月下来发现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贾珠的文章虽少了点灵性但是质量明显好了很多。

    等进入康熙三十八年冬天,贾珠的文章已经写得很老道了,和之前的不可同日而语,先生甄信厚觉得来年会试不出意外的话已经稳了。

    天气一冷,贾瑛就被禁在室内玩耍。这天一早贾瑛拉了甄修平、没课的贾琏过来找贾珠。他们偷偷摸摸地带着笔墨纸砚,后面跟着的贾琏的小厮来旺、来禄搬了三张小桌子放在贾珠座位后面。这样贾琏带着两个小家伙成了贾珠的同学。

    只见贾瑛这个三头身娃娃穿得圆圆滚滚的,也不要小厮帮忙,自己吭哧吭哧得爬上圈椅。一坐在圈椅上才发现自己只有头露出桌子,索性爬起来直接站在椅子上,这样高度刚刚好,再用小胖手抓着毛笔沾了墨水在纸上写写画画。

    旁边贾琏小声的按小时候先生教自己的方法照猫画虎地教弟弟握笔,他小心帮贾瑛把小胖手摆好位置。无奈贾瑛的小手圆圆胖胖的,手指小小短短的,根本不好使劲。贾瑛试了试就放弃用正确的方式握笔,改用现代硬笔的握笔方式抓着毛笔才能抓稳,但是抓稳了笔杆软软的笔毛也不听使唤,划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像一条条四下逃窜的蚯蚓。

    贾琏在旁边看得着急,干脆推开椅子站到贾瑛旁边,上手握着贾瑛的小手再摆好位置直接帮忙使劲,带着他成功写出个成型的人字。又写了几个越来越有模有样了,贾琏才放开手鼓励道,“弟弟写得很好,就这样写。”贾瑛试着刚才的力道自己歪歪扭扭画了几个,就对写字游戏没有兴趣了。

    贾瑛放下笔拍着桌子对甄信厚道,“先生,考试,考试,我们来考试。我要做状元郎。”

    听得众人都笑了,贾琏解释道,“弟弟,是珠大哥要去考试,我们还小呢。”

    贾瑛不听贾琏的,只拍桌闹着自己要考试。贾珠又好气又好笑,见贾瑛不听,只好放下笔想抱贾瑛去外厅走一圈哄好再回来继续上课。贾瑛却不肯走,只扭着身子抓住甄信厚的衣袍闹着要考试。

    先生甄信厚本来就拿孩子没办法,更何况对着萌哒哒的贾瑛,又不好放下老师的身段去哄贾瑛,只能借口和贾珠说来一次会试那样的考试来满足贾瑛。

    于是贾珠有了第一次模拟会考。他坐着前面答题,后面贾琏还好,安静地做自己的功课,贾瑛和甄修平两个小家伙开始时学他安安静静地在纸上写写画画玩考试游戏,后来觉得考试游戏不好玩,就把积木摆出来玩了,一边玩还一边小声聊天比较,一下说要摆个最大的屋子,一下说要摆个最高的屋子,一下更说要摆个自己住的好看屋子。

    贾珠听着忍不住笑出声,甄信厚自己也笑,但是没有忘记老师的职责,他拿戒尺敲了敲贾珠的桌面,提醒他专心考试。贾珠赶紧收回心神继续写文章。

    就在这样的骚扰下,贾珠写好文章再三检查后交给先生甄信厚,完成了第一次模拟考。甄信厚立即阅卷,圈了几处觉得不够出彩的地方和贾珠讲解,又点明这次字写得没有之前工整,还是分心了。

    甄信厚把自己会试的亲身经历拿来做例子给贾珠讲述注意事项。他第一次是考中举人后接着就参加会试的,对自己水平估计过高没有充分准备落第不中。第二次会试充分准备了,确在会试前外出聚会时在春寒料峭时节要风度不要温度,受寒生病发挥失常再次落第不中。第三次会试不但充分准备还锻炼身体、穿了厚衣服以防受寒,一切以会试为目标考虑行事,终于事不过三考中了举人。

    甄信厚总结道,“除第一次第二次会试出错处要注意外,为师考了三次,确实一次比一次心态好,所以有经验的往届重考生还是占便宜的。可以像今天一样在烦杂的环境下多考几次,这样就算会试时遇到意外你也能正常发挥做好卷子。”

    贾瑛听了在心里为甄信厚点十二个赞,“真是老谋深算、一点就通。就是这样来多几次模拟考,不但可以缓解考试的紧张感,不断巩固考试的知识点,考多了就习惯考试氛围了。”

    直播观众也纷纷刷屏,

    “想起当年被考糊的我。”

    “居然有点怀念那段不轻松却很充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