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笔迹>历史小说>故我执棋 > 第七十三章 郑统的动作
    潼城之前都是酉时三刻闭城门,偏今日提前到了酉初。

    因是临时而为,便也没有布告之类提前告知的手段,还好的是,城外李茂老赵他们已经展开动作,今日入城来的人便也就没那么多了。

    原本光这一件事就够潼城百姓想入非非一番了,可放在这几日却成了最不起眼的一件新鲜事。

    天刚擦黑,文良与成望舒的追逐最终在搅动了大半个潼城之后悄然停了下来。城中百姓不知道他们最终消失于何处,就像不知道他们因何开始的一样。

    再加上之前城中米粮价格的异动,连同孙府一夜之间被处置的消息,以及太守刘著先遭遇了一轮神秘人的行刺而后又被调动之类种种,原本今夜潼城百姓应当关门闭户,城中也不该再似往日般热闹,可偏就是受了孙老爷的牵连,城中大半的赌坊伎馆或是被府衙查抄,或是被其他原本就与孙老爷有些往来的大族乘虚而入,今日统统歇了业。

    而剩下一些与孙府无关的,明明是个做生意夺客源的好时机,可见了孙府的下场,到底不知道是何缘故,也就不敢在这个关口蹭上一丝半点的腥膻,便也跟着歇业了。

    许多实在无事可做的人,便又顶替了原本那些夜夜在茶馆酒肆当中厮混,今夜却不敢出门的人们,让潼城看上去反而没有那么冷清。

    跟着也就有个消息渐渐传播开来。

    说是在连州骂殿的潼城人士许三郎今日悄悄回来了潼城。刘著的调动便是因为受了牵连,名义上是迁陟,实则是在连州大人物们的博弈之下,先行入京,再做其他安排。

    而今日闹出了满城风波的刺客,纵然有逻卒们四处问话时故意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但在此处还是被传成了:这些刺客并不是什么行刺太守的罪魁祸首,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来杀许仲彦的,谁派来的就不言自明了。

    由此又在各个地方引出了许多议论,无非是对于连州此番行径的猜测,期间众人虽然聚讼不已,但最终却都指向了一个大的方向:陵光君此举失了一位神祇的格调。

    这便是用到了潼城在南楚境内最为特殊的地方。

    潼城虽是很靠近敌国边境,但却没经历太多实打实的战争。此地的南楚百姓平日的生活多少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却没有真正困苦到只能从神明身上寻一个盼头。

    同时由于位置尴尬,一旦北虞从西边南下,综合全局考虑,南楚坚守潼城的意义并不大,也是因为这样的现实情况,久而久之,南楚自身对于潼城的影响便也逐渐淡了下去,其中陵光君对潼城百姓而言,也就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神祇,显得疏远而又陌生。

    相比之下,偏就是这样一个边陲小城,由于连州的不重视,加之位置带来的资源环境等等原因,这些年来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封侯拜相的贵人,却有非常浓厚的读书氛围,书生向往的地方最终都在朝堂之上,对于朝堂的议论也是最多的。又由于距离连州较远,加上多年来北虞和之前梁州的一些影响,许多南楚的消息传到这里便都变了味道。

    许三郎相关的议论最终虽然没有个结果,但今晚陵光君的风评在潼城便也有了渐低的趋势。

    “竟真是这样吗?”温故坐在一处茶寮当中听完许多暗卫的回禀,自顾自道。

    文良在临近南城门的地方清出了这么一个干净的茶寮来,临时让温故用作议事之用。

    他原本追着成望舒跑了大半个潼城,到后来那南一剑便只是一味跑,并不作停留了。文良虽然勉强可以跟上,但也越来越吃力。

    直到金绾截住他,报了安宁坊的消息。文良这才明白成望舒究竟要干什么。便连追也不追了,一众人停下来之后顿时觉得四肢酸痛,先四仰八叉地瘫在原地缓了一阵,刚恢复了些力气便又赶紧到不失居与大小姐报知。

    只是温故一听,不止没有遗憾恼怒,反倒因为对方还会有些后手而高兴起来。随后便叫文良暂时不要再管这事,先去寻一处议事的地方。

    文良也不知道大小姐为什么指定要个茶寮,同时由于李茂不在,他便先将城中一些李茂的人汇聚于此,让他们亲自来给大小姐说说今日里被议论出来的事情。

    “大小姐,我们是否要有些应对?”文良问道。李茂的人回禀完,文良怕大小姐还有其他吩咐,便也没让他们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