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张大功这么一提醒,脑海之中的记忆碎片串连起来了;

    九二年刚刚经济体制改革那会儿,在工业用地上推出优惠的政策。由于规划失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热闹的群里运动。1991年,国共有开发区117个,到1992年8月,这个数字已经猛增到1551个。而到了1993年的十月,各类开发区竟然多到8700。在国已经批准的15万平方公里的开发区里,如果这些开发区部做到水电供应和道路的平整,需投资约45万亿人民币,远远超出国力负荷。

    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土地流失,上头出了红头文件,开始搭理整顿各地新建开发区,并取缔圈而未发的地皮。

    这事儿当时李宪知道,不过他并没有当回事儿。

    在历史上,这个文件确实让国的工业用地皮肤政策猛然缩紧。但是从后面的效果看来,这个文件的约束力相当有限。因为直到了二零零几年,各地开发区过度开建,占用了大量耕地的情况仍然存在。

    这,也就是他当初没急着去圈地皮的原因所在。

    不过当时是当时,那时候新北的规模和业务还很,在外省设立一块飞地,不说自己有没有能力整下来。就算是整下来,新北没有相应的项目,地皮放在那里肯定也是被其他大佬们瓜分的节奏。

    现在就不一样了、

    新北已经确定了扩张计划,可是好死不死的,却正赶上了这么个紧缩阶段。

    不对、

    正在李宪失望的功夫,他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哪里不对!

    自打去年年底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碎,现在地价正在狂跌。而工业用地虽然眼看着是升值趋势,但是在他的印象之中,似乎没有在94年的时候就达到现在的这个标准。

    卿岛虽然在之后的二十几年里凭借优异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北方最牛逼的港口城市,可是现在才九四年。卿岛市政府在对外介绍的时候,还是中国山东卿岛,没狂到把山东这个省名称摘掉直接称自己为中国卿岛呢。按理来说,现在的卿岛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招商的力度怎么可能会这么低呢?

    不存在,绝对不存在!

    肯定是哪个环节自己没想到。或者是张大功他们没找对人。

    想着,他马上将办公桌旁插在桶里的地图翻了出来,摊开之后,直接翻到了卿岛那份。

    将那大比例尺的地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他陷入了沉默。

    肯定是有机会的。

    可是机会在哪儿呢?

    开发区泛滥成灾,国家发红头文件取缔……工业用地价格上涨……

    正在这时。

    办公室门被人敲响——收发室的更夫过来送报纸了。